OA办公系统 数字化校园系统 信息公开 校友服务 邮件系统 加入收藏

【抗疫知识】新疫情时代,如何进行“心”抗疫?

来源:学工部(处) 发布时间:2021-08-13点击数:


本网讯(通讯员 吴芳/文)近期,德尔塔变异毒株,拉响全球疫情新警报,国内多地未能幸免。刚感慨完郑州的暴雨终于过去,南京、扬州、武汉等多地又实施了更严格的防控措施。大家的日常问候也由原来的“吃饭没”变成心酸无奈的“你今天查第几次核酸”。如果你也是被疫情反复这一事件所波及的其中一员,希望这则心理小贴士,能够抚慰你的心灵,帮助你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更好地调整心理状况,应对工作、学习和生活。

1.正确认识应激反应

大部分人在遭遇重大危机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生理、认知和行为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激反应。如果你遇到一些从未想象过的“境遇”,比如被隔离或被确定为“密接者”,被要求反复报备信息,被投以异样的眼光等,你可能会变得紧张、焦虑,会抱怨和愤怒,还可能会感到无助和无奈,这是正常人面对异常处境时表现出的正常反应。随着处境的改变、支持的增加,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平稳度过。

但由于每个人在疫情期间遭遇的负性生活事件在数量和严重程度上有所不同,加之可用的资源及应对方式不同,所以人的反应水平是不一样的。为了避免出现反应过于强烈、持续时间过久、正常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大家可以通过谨慎筛选可靠信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等方法进行调节。

2.谨慎筛选可靠信息

获得知识是人面临危险威胁的自然反应。而对真相的判断,很大程度取决于完整信息的获得和客观理性的解读。

这次疫情的零星反弹会持续多久?德尔塔毒株到底有多可怕?秋季能正常开学吗?可能你希望通过了解更多的事实和真相,来判断自己的处境是否安全可控。为了获得确定感,你频繁地关注各类疫情信息,不断地与相关人士(如在医院工作的亲友等)联系,查看各种群消息。网上真真假假的信息铺天盖地,一不小心就会负性信息过载。过度浏览疫情信息可能会造成替代性创伤和同情疲劳等问题,会对大家的身心造成损伤。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失控感,甚至体验到强烈的挫败感、无助感等。

如果你的这些行为并不能改变疫情发展的局势或者没能有效地改善你的现状,那么你需要有节制地浏览疫情相关信息,尽量控制每天关注有关消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关注“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避免轻信谣言引发身心反应。

3.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尽早恢复生活的规律,维持身体的协调状态。为了控制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各个城市都展开了一系列的防控举措。这些政策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人们熟悉的生活常规,改变了人与人之间原先的相处模式,限制了生活半径和公共娱乐活动,从而也会扰乱人们的心理功能。而有规律的日常生活可以将流动的心理状态放在有框架、有秩序的“格子"里,按部就班,人们就会变得比较安心和稳定。

当因疫情不得不做出改变时,可以灵活调整,利用好网络、视频等工具,尽量保持和疫情之前相似的生活节奏。针对目前的现实情况,建议大家做好防护之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尽快回到原先的生活节奏中。用适合当前生活现实的方式恢复生活秩序,如维持稳定的生活作息、保证良好的用餐规律、完成必要的工作任务、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等。这些活动能让人及时获得环境的反馈,这种反馈有助于提升愉悦感和掌控感。

4.主动寻求心理帮助

如果你仍然感到惴惴不安、不知所措,可以充分利用当下的网络知识和网络心理咨询,开展心理自助和求助,帮助自己重塑积极心态。与自己进行正向对话,如“这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我不能让焦虑和生气占上风”,“虽然不容易,但我可以应付它”,坚定顺利度过危机的信心。详细梳理自身的成功经验、应对能力和丰富资源,如“我有哪些优秀品质、能力、自身资源能帮自己应对当前情境”,“我过去有哪些成功经验与办法帮助我应对当前问题”,“哪些人、事、物能使我当下变得更稳定和从容”,“有谁可以让我感受到支持与爱,陪我度过当前困境”,“必要的时候,我能做什么让自己获得想要的帮助”,让这次危机变成你成长蜕变的机缘。

如果自己无法排解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躯体反应(如失眠、食欲减退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寻求专业帮助:

校内心理援助热线:QQ语音1179464683(9:00至17:00)

湖北省高校专家心理热线:4007-027-520(9:00至21:00)

武汉市心理医院危机干预热线:027-85844666

责任编辑:毕小艳

"; var footstr = "
"; var newstr =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printpage)[0].innerHTML; var oldstr = document.body.innerHTML; document.body.innerHTML = headstr+newstr+footstr; window.print(); document.body.innerHTML = oldstr; location.reload(); return false; }